当前位置:首页 >> 政府资讯 >> 区县动态
身在异地 办事无忧 缙云“居有所安”改革让群众便捷心安
时间:2025-10-26 11:45 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 丽水日报

“原以为要跑回大洋才能办,那得大半天工夫,没想到这里就能办,太方便了!”近日,在缙云县东渡镇便民服务中心,张大爷仅用5分钟就办好了民宿补贴申请手续。张大爷是大洋镇漕头村人,因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搬迁,如今住在东渡镇并开起了民宿。得益于缙云县推行的“居有所安”改革,像张大爷这样的移民办事再也不用两头跑了。

近年来,随着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推进,以及城镇化进程加速,缙云县相继开展大搬快聚、下山脱贫、地质灾害搬迁、水库移民等搬迁工程。截至今年10月,累计搬迁群众超2.5万人,涉及18个乡镇(街道)54个行政村。其中,因跨乡镇搬迁导致的人户分离人员1.45万余人。此外,缙云县还有流动人口7.2万余人。“人在县里,事却得回老家办”,成了困扰异地居住群众的民生痛点。

“群众反映最强烈的,就是‘跑不起’。”缙云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章旭璐介绍,“时间成本、交通成本,还有因政策不熟悉、材料不齐导致的‘折返跑’,让异地居住群众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上存在一道无形的门槛。”

为破解异地居住群众因“人户分离”产生的办事难、享惠难、融城难等问题,缙云县从去年开始,以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为切口,创新“居有所安”模式,优化过去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供给模式,构建起“以常住地为主、户籍地为辅”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新机制。

该模式由缙云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,联合民政、人社、医保、公安、教育等10余个部门,像“过筛子”一样,梳理出首批35项群众异地办事需“两头跑”的高频事项,经协调后,县域内的异地居住群众都可以到就近乡镇(街道)便民服务中心办理。

今年1月,居住在新碧街道的贵州籍刘某在缙云县残联完成了残疾等级评定,评定结果报送其户籍地,户籍地通过系统流转直接办证并邮寄到刘某手上,“不用跑回贵州,在缙云就能拿证,省了不少麻烦!”刘某高兴地说。

麻老伯是缙云溶江乡人,在东渡镇工作。两个月前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来到东渡镇便民服务中心咨询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业务:“没想到在这就能办,工作人员指导我填了一张申请表,全程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。过了20多天我就拿到了优待证。”

今年7月,在全市搬迁进城农民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推进下,缙云县进一步梳理事项,目前已形成共计47项可跨域办理的服务事项清单,涵盖农机购置补贴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、困难家庭大学生慈善助学金申请、困难残疾人家庭净居亮居项目申请等事项,异地居住群众彻底告别“多地跑、折返跑”的麻烦。

截至目前,通过“全域通办”公共服务体系,缙云各便民服务中心累计办件量达1600余件,累计服务异地居住群众1.2万余人次。